

MBR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
适用范围:
1、处理水量:标准型为1.0~80.0(m3/h),大于80.0(m3/h)时需另行设计。
2、原水浓度:BOD5:标准型≤250mg/L,加强型≤400mg/L,超过400 mg/L时需另行设计。
3、设备主要适用于住宅区、宾馆、码头、机场、商场、高速公路,疗养院、学校、厂矿等行业的生活污水和类似的工业废水
工作原理:
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采用*的生物处理工艺,在总结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,设计出的一种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,集去除BOD5、COD、NH3-N于一身,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,处理效果好,投资省,自动化运行,维护操作方便,不占地表面积,不需盖房,不需采暖保单等优点。一体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可设置成地埋式,地面之上可种花草,不影响周围环境。
工艺说明:
设备的设计主要是对生活污水和与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。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池。水质设计参数按污水进水BOD5为250mg/L,出水BOD5为20mg/L计算。共有七部份组成:⑴初沉池;⑵缺氧池;⑶接触氧化池;⑷二沉池;⑸消毒池、消毒装置;⑹污泥池;⑺风机房组成。
⑴初沉池: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,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.3~0.4毫米/秒,沉淀下来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。SFW-5型及以下的设备不设置初沉池。
⑵缺氧池:缺氧池为脱氮处理而设置,池内设置YDT型立体弹性填料,作为反硝化细菌的载体,硝化液中回硝态氨和亚酸态氧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,还原成氮气,达到脱氮的目的,缺氧池有效停留时间为2.5~3.5h,溶解氧控制在≤0.5mg/L。
⑶接触氧化池:污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,接触池分为三级,停留时间为8h,(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~10h)填料为新颖弹性填料,易结膜,不堵塞,接触氧化池气水比在15:1左右。
⑷二沉池: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,二沉池为竖流式沉淀,表面负荷为<1.0m3/m2.h,排泥提升至污泥池。
⑸消毒池、消毒装置:消毒池按规范:“TJ14-74”标准为不小于30分钟,若是医院污水,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~1.5h。
消毒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,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继改变加药量,达到多出水多加药,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,需要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。
工艺流程
2.1 工艺流程
对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,生物处理有效和经济的处理方法之一,也是肉类加工废水处理采用zui普遍的主体工艺。本项目废水有机物含量高,易生物降解,B/C 比达到0.5,可生化性好,因此采用生物工艺处理是zui有效的方法[4]。同时废水采取必要的预处理及物化处理,尽量降低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悬浮物和油脂含量,确保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。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。
废水首先经过粗细两道格栅,粗格栅设在进水口处,以去除废水中较大漂浮物,细格栅设置在提升泵房后,用以拦截废水中的碎毛发和部分悬浮物,格栅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平流隔油沉淀池,一方面可以除掉漂浮的油脂、油块,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大部分不溶于水、密度大于水的杂质沉淀下来。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曝气调节池内,调节水量,通过曝气充分混合均匀水质,同时进行预曝气。废水随后进入气浮池内,通过投加适当的药剂混凝和加压溶气气浮,使水中的分散油、溶解油及其他部分杂质、SS 得到很好的去除。气浮池出水进入UASB 厌氧池进行生化处理,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降解为简单的有机物。废水经UASB 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,有效去除COD 和NH3-N。气浮池、UASB 厌氧池、接触氧化池剩余污泥进入储泥池浓缩后,在污泥脱水车间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进行压滤脱水,干污泥定期外运处置,储泥池上清液和压滤液回流到厂区污水系统进行再处理。
设备特点
1.该装置是由工厂碳钢防腐处理或不锈钢构件,现场拼接组合而成。重量轻巧,易于运输,方便安装,耐腐蚀,使用寿命长。
2.结构合理紧凑,埋于地下有利保温,在寒冷的冬季(-30 ℃)仍可正常运行,适应中国南北广阔的气候环境;亦可安置在水塘中,借用地形融入周围环境,减少占地面积。无污染,无噪声,无异味,减少二次污染。
3.不受污水量的限制,机动灵活,可单个使用,也可多个联合使用。因此适合在居民小区、旅游景点、宾馆、别墅、营房、学校等生活聚集区就近安装,不用大量铺设收集污水的管道网络。如果水量较大,也可以成组布置,集中处理,建成小型污水处理厂(站)。
4.自动化程度高,能耗低,管理费用小。
5.净化效率高,BOD去除率在80%~90%,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8918—2002)的二级或一级(B)标准,可达标排放。目前客户多要求进一步配套,作臭氧强氧化深度处理,达到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》(GB/T 18921—2002)标准,再生利用。